四、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表达教学设计的亮点,这部分就不能只罗列出教学内容,还需要简要说明通过哪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现出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例如通过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通过动画、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让知识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更易掌握;通过小结强化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等等。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一般是理论知识以及操作的技巧知识;能力目标一般是教学难点,即需要学生掌握实践能力;素质则是通过微课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精神和自我学习意识等。

六、教学策略

要说明使用哪些教学策略来讲授哪些教学内容,起到什么教学效果。再阐明具体通过什么方法或手段来执行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培养哪些素质等。注意体现出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有循序渐进的感觉。

七、教学内容呈现过程

这里要介绍整个微课内容,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呈现、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四个部分。

1. 教学环节包括片头、开场白、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展示、课程小结以及片尾。

2. 教学呈现需要说明该教学环节使用了哪些信息化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例如开场白环节内容采用教师出镜方式呈现(人像抠图,背景虚拟);知识讲解环节采用教师出镜加上PPT素材。

3. 教学内容部分应总结每个教学环节所讲授的知识点。

4. 设计意图主要表现出视频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对教学产生的效果,即通过素材辅助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专业技能,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八、应用效果

应用效果的陈述包括特色创新和应用效果两部分。

1. 特色创新

特色创新建议从教学呈现创新方面进行总结,例如创设真实工作环境应用于教学,实景演示具体工作流程,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教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等等。创新点一般写1-2个即可。

2. 应用效果

应用效果体现在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上,因此可以从知识掌握提升、操作能力增强、素质能力加强、综合能力四个角度分别进行总结。要注意,每个角度的总结都需要有明确的评价数据来支撑,以增强说服力,包括作业成绩、测试成绩、增值评价数据等。增值性评价包括学生课外实践情况、参赛获奖情况、开拓创新情况等。

最后要注意,应用效果陈述中不建议出现“明显提升”“显著增强”这类主观性较强的词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